恋爱潜规则:你视奸过另一半的社交账号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S-Tech Author 赵佐燕
推荐 | 作者:赵佐燕 来源:S-Tech(ID:S-Tech1014) | 编辑:留木 |
社长说
悄悄告诉你,保持积极情绪才是维持感情稳定的不二法则。
● ● ●
恋爱潜规则:你视奸过另一半的社交账号吗?
在与自己男朋友分手半年后,小G还是改不掉翻看前任社交账号的习惯。“这样的行为从开始恋爱开始,就一直不断持续着。从微信的朋友圈、微博评论,再到QQ的空间留言和个人签名……”
随着互联网社会的高速发展,人际关系也逐渐变得扁平化,生活和日常,被“无时无刻”地通过网络分享展示。也正因如此,在社交媒体被高频使用和高度依赖的今天,社交账号成为快速获悉一个人性格爱好的捷径。
事实上,在看自己另一半社交软件上,小G并不孤单。我们通过采访身边的小伙伴,发现这其实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于是,我们接着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视奸”呢?
他们给出了如下回答:
①小G,22岁,女
“看看平常他和谁聊天,是不是女的。”小G平均一周都会翻个好几次,如果发现对方在和女生聊天,就会“炸了,难过又生气”。
②小W,24岁,女
24岁的小W也会经常翻男朋友微博,不过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如果硬要说的话,就是想知道有关他的一切吧。喜欢一个人,就是想起来的时候就想知道,他现在在干嘛,最近在干嘛。”
③TZ,22岁,男
刚大学毕业的22岁男生TZ,对于翻看女朋友微博也有自己的看法:“我是觉得需要增加一些所谓的‘情趣’,比如微博互动、互相写信什么的。特意去看对方微博也是要有的。但是关键在于特意去看的动机。”
“抱着一股我期望着找出点什么的目的去窥探,这不就是出现问题了么。解决的方式应该是交流,而不是监视。”
YouGov曾在美国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将近一半的成年人都有过看自己现任社交软件的经历,而有15%的人甚至每天都会查看自己另一半的短信和社交账号。
在年龄分布上,千禧一代(18岁~34岁)更具有“强迫症”,占比高达近1/4——这意味着,在你的同龄人中,很有可能每四个人,就有一个在天天监视自己另一半的微博、微信。
这份调查同时也展现了一个很有趣的数据:在“视奸”现任社交账号这个行为上,男性并不会因此占比就少过女性。甚至,会每天监视的男性比例比女性还高了3%。
虽然调查结果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是不得不说,监视自己另一半的社交账号,可能早已经是一个不必公开说明的存在。
为什么会监视?
根本原因:缺乏安全感!
然而事实上,对于很多恋爱中的男女来说,时常监视对方社交媒体,是为了获取“安全感”。
对于G来说,“安全感”不仅仅是知道对方的最新动态,更重要的是了解跟他交流的都有谁。
至于会不会专门点进跟自己男朋友聊天的女生朋友圈?G的回答非常迅速:“那必须看啊”。
“照片啊,看看她平时都在干什么,还有看他们(女生与自己的男朋友)两个有没有朋友圈互动。”除此之外,G也会在心底把这个女生跟自己暗自对比。
相同的事情也同样发生在23岁的男生阿Z身上。他坦言自己有时候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去翻自己女朋友的微博。
“比如我今天发了消息给她,结果一天了她都没有回我。我就会希望从社交媒体中得到安全感。”
不过比起已经把翻对方朋友圈当作习惯的G,阿Z明显“佛系”许多——有时候突然想起来,就会一天看个两百遍,而有时候就半个月都想不起来看。
“但其实坦白讲,有时候现任的有些微博看完之后,自己心里就很嘀嘀咕咕的。”
阿Z的现任女友非常喜欢转发情感博主的微博,然而每次看到她转发的微博,就总觉得是在暗示自己。
“虽然现任的解释一般都是‘就是看到了觉得说的很有道理啊,也没有想什么啊’,但是你要知道,对于一个有着脆弱而敏感的思绪万千的心的摩羯,这都是屁话!”
事实上,这种“缺乏安全感”在依恋理论中得到了解释。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内部工作模式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重要作用。
依恋研究的先驱Ainsworth将早期婴儿依恋类型划分为“安全(secure)”、“回避(avoidant)”、“焦虑(ambivalent-resistant)”3种类型,其中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都属于非安全型依恋。成人依恋的研究者基本沿袭了她所提出的这一分类标准。
图源:Collaros, D., District, H., & Christian Marriage Psychology.
(2018, May 01).
PARENT CHILDREN SO THEY CAN PARTNER AS ADULTS SECURELY.
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大部分的人在爱情关系中体现为安全依恋型。他们通常对恋爱关系比较有信心,很少担心被抛弃,也不担心和另一半太过接近。
依恋回避(attachment avoidance):在爱情关系中不会因为与伴侣的亲密而感到舒服。他们尽量减少人际交往、避免亲密关系,以保护自己免于承受被人抛弃的痛苦。
依恋焦虑(attachment anxiety)他们通常会比他们的爱人更为迫切的想和对方接近,而且常常抱怨对方似乎不愿意像他们所冀望的那样和他们接近。害怕被抛弃,易嫉妒,经常感到伴侣不够爱他。
而所谓的“安全感”,其实更贴近于其中的“依恋焦虑”。而这种焦虑,从依恋理论的角度来看,很有可能是早期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所带来的。
幼年时如果对父母已经有类似的非安全型依恋的情绪,那么这种情绪就很有可能在长大后,与自己另一半相处的时候表现出来。
依恋理论不仅仅被应用在这一方面,很多情感博主也因此得出了一些关于情侣性格匹配的结论。
“假如你是安全型依恋的人,那很好,你可以跟任何一种依恋类型的人很好的交往,”一位在伦敦的外国情感博主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但如果你和你的另一半分别是焦虑型与回避型,那么很有可能你(或者你的另一半)会觉得自己并没有从这段关系中获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你的另一半(或者你自己)可能会因此感到压力和窒息。最后,这段感情很有可能会以不愉快的方式结束。”
图源:Attachment Types: How To Find Your Perfect Match - Never
逃出“监视”牢笼,怎么做?
交换社交账号密码可行吗?
网络上曾流行过一段所谓的“新时代结婚证词”。
-“你愿意做她的小火车,永远不出轨吗?”
-“我愿意。”
-“你愿意做他的美人鱼,永远不劈腿吗?”
-“我愿意。”
-“现在,请新郎新娘交换微博密码、微信密码。”
虽然这只是网友恶搞的段子,但不得不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存在。一些人更会抓住各种机会,来证明自己爱情的坚固。而“是否愿意交换社交账号密码”也因此被一部分缺乏安全感的人誉为测试感情的“银针”。
美国独立性民调机构和智库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4年曾在美国针对社交媒体与婚姻及情侣关系做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67%的已婚或者正在恋爱状态的网民,都会与另一半分享自己的社交账号密码。
上面提到的“佛系男孩”阿Z,就属于愿意向自己的女朋友分享社交账号密码的人:“还是为了给安全感吧。一般来说,如果她看到我社交账号上有什么东西,是她觉得不太好或者有意见的,在退群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的条件下,我就直接退了。”
而对于一向缺乏安全感的G,虽然她表示其实并不会主动要另一半的社交账号密码,但其实在这背后,也有G自己的“小心机”。
“其实我也是怕他要我给他我的密码,所以我也没敢找他要……就是我不太想给我另一半看到我的社交账号。我可能会跟一些别的男生聊天,就是觉得挺有意思的,并不是喜欢他们,但是又怕男朋友看到……但同时,我又不希望有女生找他聊天。”
最后G感叹道:“女人真可怕!”
这么一看,交换社交账号密码之后,确实不需要蹲守监视了,也似乎就获得了安全感。但现代社会又因此有了一个新的等式——不愿意交换社交帐号的密码=你就是不爱我!
然而,正如Z所认为的,“情侣只是两个人的一种关系,但是两个人事实上依旧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上述等式不过是“缺乏安全感”这种心理恶性循环后的一种错误扭曲。
早有专家指出,维系感情的,永远是感情本身。如果感情没有缝隙,那索要密码的“监管”的行为,其实就是多此一举。
所以,要摆脱这种“他爱我、他不爱我、他爱我、他不爱我”没有安全感的无限循环,论其根本还是要回到自己本身。
安全感从何而来?
你缺的其实是积极情绪!
《积极恋爱心理学》中提到过一个研究:人际关系专家将数千名正在恋爱的情侣用圆圈来表示他们在恋爱关系中的感受,结果发现人们所画出的圆圈的交叉程度越大,关系长期发展的可能就越大。
图源:赵永久. (2014). 积极恋爱心理学. 北京联合出版社.
而交叉的程度正是代表了他们对恋人的安全感、信任度。
后来有人结合积极情绪延伸了这个研究。先让大学生用上面的圆圈画出与最好朋友之间的关系,然后为这些受访者激发出积极情绪,之后再让他们从实验人员事先准备的圆圈里选,看哪些最符合自己跟朋友的关系。
结果表明,跟那些没有被激发出积极情绪的时候比起来,有积极情绪的在第二次选择了交叠更多的圆圈。
这说明积极情绪影响了他们对关系的感受。积极的情绪让他们更容易打开自己的内心跟对方交融,感觉跟对方内心更亲近,更容易相信对方。
可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将更容易对自己的另一半有信任感,从而避免陷入“缺乏安全感”的负面情绪当中。
总而言之,无论是否选择去“监视”自己另一半的社交账号,无论是怀着怎样的目的选择去“监视”,保持积极的情绪都是将恋爱关系持续稳定进行下去的不二法则。
参考文献:
1. 侯珂, 邹泓, & 蒋索. (2005). 社会人格取向的成人依恋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13(05), 640-650.
2. 从儿童依恋类型谈成人依恋. (n.d.). Retrieved from http://www.xinli001.com/info/100302231
3. 陆爱桃, 王晓玲, 邵玉兰, & 苏丹晓. (2013). 大学生情侣依恋, 情侣冲突与支持间的关系研究. 惠州学院学报, 33(2), 100-104.
4. Collaros, D., District, H., & Christian Marriage Psychology. (2018, May 01). PARENT CHILDREN SO THEY CAN PARTNER AS ADULTS SECUREL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ebbiecollaros.com.au/single-post/2018/05/01/PARENTING-OUR-CHILDREN-SECURELY-SO-THAT-THEY-CAN-PARTNER-AS-ADULTS-SECURELY
5. How to Change Your Attachment Style. (2018, June 17).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atiscodependency.com/change-your-attachment-style/
6. Lenhart, A., & Duggan, M. (2014). Couples, the Internet, and social media: How American couples use digital technology to manage life, logistics, and emotional intimacy within their relationships. Pew Research Center.
7. 珍爱网vip会员调查:超5成男女愿与伴侣交换社交账号密码. (n.d.). Retrieved from http://news.ifeng.com/a/20161212/50404245_0.shtml
8. 阿. (n.d.). 【七夕专稿】痴迷型依恋:过度倾注的爱,如何走出来?. Retrieved from https://www.guokr.com/article/440635/
9. 赵永久. (2014). 积极恋爱心理学. 北京联合出版社.
10. Bame, Y. (2017, July 20). Couples can say goodbye to digital privacy. Retrieved from https://today.yougov.com/topics/lifestyle/articles-reports/2017/07/20/couples-can-say-goodbye-digital-privacy
● ● ●
你可能会喜欢: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